学校召开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

[文章来源:新闻中心 图/新闻中心 陈雨   发布于:2016-10-16   浏览:446]

 

 

        6月20日,“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六次学术委员会会议、“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第七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和“风沙危害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学校召开。总结了两个重点实验室一年来的工作成绩,讨论评议了“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方向和首席科学家建议名单,就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未来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宝贵意见及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薛群基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涂永强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维民教授和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科院寒旱所、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专家参加会议建言献策。


        我校党委书记陈克恭、校长刘仲奎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对学术委员会各位委员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指导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继续关心和支持我校的发展。副校长董晨钟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其凤院士主持召开了学术委员会会议。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风沙危害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雷自强教授汇报了相关工作工作。


        “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由西北师大牵头协同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培育组建的日前获批第二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这也是西北师大第二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方向是沙地旱地植物生态、生态功能材料及生态综合评价。主要针对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领域的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围绕植物固沙的生态——水文过程、机理及调控和固沙材料组成、结构与其耐候性的关系等开展研究。研究问题属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及水资源节约”重点领域,关联到多学科、多部门和多领域,是需要联合攻关才能逐步解决的问题。沙地利用、水平衡、生态承载、可持续发展及国家大型生态项目等都急需科技支撑。是甘肃省“3341”项目工程中“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完善协同机制,建立国际领先的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凝聚本领域核心团队,在植物固沙机理、固沙材料耐候性、集水保水、降低蒸发、湿地恢复与保护、沙生及经济植物种植、支持政府科学决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提升我国在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领域的协同创新能力,为风沙危害区生态恢复、沙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改善风沙危害区人民生活生存条件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目标和项目导引下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及企业科研、管理、经营和经济协同一体化模式;解决植物固沙、材料固沙基础科学问题;提供消除植物生长四大杀手(流沙、缺水、缺营养及高温)技术和示范;提供生态综合评价软件,为地方政府提供科学建议,为国家大型生态工程提供科技支撑;在甘肃风沙危害区示范种植药材、牧草及经济林木,提供可大面积推广技术;提供隔离带(防护带)及封禁区建设方法;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建议,为生态补偿及大型生态工程评价提供科技支撑。


        与会专家认为,治理沙漠、修复生态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工作,也是和国家“一带一路”和甘肃省“三屏四区”战略相结合的工作,“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要进一步凝聚共识,不断加强多个单位、多学科团结协作,先做一部分实验性工作,在深入研究风沙动力学原理的基础上,投入更大精力和资源解决凝练的科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规律,建立甘肃风沙危害区示范地点,整合集中资源,优先做有投入、有产出、有特色的工作。